发表时间:2022-10-09 10:17:31 来源: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
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内科主治医师重要考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机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需要的朋友请注意查看。
1.血流动力学因素 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缩窄。
2.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当内膜的内皮受损暴露其下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时,血小板在该处聚集,形成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沉着,成为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称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是细菌定居瓣膜表面的重要因素。
3.短暂性菌血症 各种感染或细菌寄居的皮肤黏膜的创伤常导致暂时性菌血症;口腔组织创伤常致草绿色链球菌菌血症;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创伤和感染常引起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葡萄球菌菌血症见于皮肤和远离心脏部位的感染。循环中的细菌如定居在无菌性赘生物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即可发生。
4.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取决于:①发生菌血症之频度和循环中细菌的数量,后者与创伤、感染严重程度和寄居皮肤黏膜处细菌的数量有关;②细菌黏附于无菌性赘生物的能力。草绿色链球菌从口腔进入血流的机会频繁,黏附性强,因而成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致病菌;而大肠埃希杆菌的黏附性差,虽然其菌血症常见,但极少致心内膜炎。
细菌定居后,迅速繁殖,促使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感染性赘生物增大。厚的纤维蛋白层覆盖在赘生物外,阻止吞噬细胞进入,为其内细菌生存繁殖提供良好的庇护所。
以上就是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小编整理的“2023年内科主治医师重要考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机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想了解更多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等知识请持续关注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或者关注“京师杏林教育”微信公众号。我们将为您呈现最新医师资格考试的相关资讯。
距2022年 卫生资格 考试还有
000天
2022/10/30
免费课程
近期直播